iT邦幫忙

2022 iThome 鐵人賽

DAY 22
0

專案資料夾架構

今天談談專案資料夾的結構,在還沒開始寫任何程式前,可以思考的是檔案要怎麼收納。

不知道各位情場高手都怎麼收納前男友或前女友們的禮物呢? 是按照物品種類來分類? 還是依照對象來分類? 或是直接丟掉?

隨著數量上升後管理的難度也會上升,以小編這幾年看過不少專案的經驗下來,覺得程式碼也跟收納一樣分成兩種流派

  1. 按照屬性分類
  2. 按照功能分類

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兩種收納的差別吧!

屬性分類

會看屬性分得多細,若是分類比較粗一點,當衣服的數量變多就會變成很難找到整套運動服該如何正確搭配,屬性分類用衣服的概念來看就是分類成

  • 全部的內衣
  • 全部的內褲
  • 全部的褲子
  • 全部的上衣
  • 全部的外套

依專案來說,小編認為小專案較適合這種配置,比較適合拿來學習新知識時使用。

功能分類

當衣服變多的時候也知道怎麼依照功能找到全部相關的配套,不過由於依照功能區分,就會需要比較多的種類,功能分類就會是

  • 慢跑外套、上衣、褲子、內衣、內褲
  • 登山外套、上衣、褲子、內衣、內褲
  • 約會外套、上衣、褲子、內衣、內褲
  • 上班外套、上衣、褲子、內衣、內褲
  • 居家外套、上衣、褲子、內衣、內褲
  • 休閒外套、上衣、褲子、內衣、內褲

依專案來說,小編認為大專案較適合這種配置,每個功能都會有自己屬於的資料夾,對菜鳥工程師來說則是快樂小天地。

React.js 前端專案架構

一般會有元件、API、資料流、樣式相關分類。

React 是 component-based 的前端 UI 函式庫,通常會配合其他函式庫使用:

  • react-router: 處理 SPA 的路由
  • redux: 做統一的狀態管理,協助元件之間的溝通
    • redux-thunk or redux-saga: 處理 AJAX 的 side effect

前端專案依屬性分類

比較小的專案如果不包含 Redux 可以簡單分類

api/
├─ ProfileAPI.js
└─ UserAPI.js
components/
├─ Footer.js
├─ Footer.css
├─ Profile.js
├─ ProfileHeader.js
└─ ProfileHeader.css

搭配 Redux 後,主要就是增加元件之間需要溝通工具,會有以下特性:

  • 單向資料流
  • 公共的狀態儲存 (Store)

專案架構也會受到這種概念去分類:

  • actions: 觸發狀態改變用的 function
  • pages: 頁面容器元件
  • containers: 有連接 Store
  • components: 沒有連接 Store
  • reducers: 收到 action 後的資料邏輯

所以專案資料夾架構依照屬性去分類就會長成下面這個樣子,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需要在多個不同的資料夾中來回,覺得較適合小型專案。

└── src
    ├── actions
    │   ├── typeOneActions.js
    │   └── typeTwoActions.js
    ├── api
    │   ├── apiHandler.js
    │   ├── typeOneApi.js
    │   └── typeTwoApi.js
    ├── components
    │   ├── TypeOneComponent.jsx
    │   ├── TypeOneListComponent.jsx
    │   ├── TypeTwoComponent.jsx
    │   ├── TypeTwoPageComponent.jsx
    │   └── HomePageComponent.jsx
    ├── containers
    │   ├── TypeOneContainer.js
    │   └── TypeTwoPageContainer.js
    ├── pages
    │   └── HomePageContainer.js
    ├── index.js
    ├── reducers
    │   ├── typeOneReducer.js
    │   └── typeTwoReducer.js
    ├── routes.js
    ├── store.js
    └── utils

之前弄的小專案當例子,如果有加上 redux 的話,專案架構大概會長成下面的樣子,在比較簡單的專案中可以更簡化。

├── .storybook
├── src/
│  ├── constants/
│  ├── utils/
│  ├── pages/
│  ├── containers/              # containers 放置與 Redux 連接的相關元件,單元測試檔案為 `元件名稱.test.js`
│  ├── components/              # components 放置相關元件,單元測試檔案為 `元件名稱.test.js`
│  │  └── Root.js               # 路由根目錄
│  ├── hooks/                   # hooks 相關
│  ├── middleware/              # 資料處理相關
│  │  ├── API.js                # axios 的 instance
│  │  └── redux-api.js          # redux-api
│  ├── styles/                  # 樣式檔們
│  ├── index.js                 # 程式入口
│  ├── serviceWorker.js
│  └── setupTests.js            # 測試相關設定
├── .eslintrc                   # ESLint 設定檔
├── .prettierrc                 # prettierrc 工具設定
├── .travis.yml                 # 持續發佈工具
├── package-lock.json
├── package.json
└── README.md

Side Effect 處理

平常不太會去特別注意的名詞,我們用這個來分類 function 或元件:

  • Pure function or UI 元件
    • 每次送進去固定的輸入,出來就會是固定的結果
    • 相同的 props, 產生相同的 component,會放在 components 資料夾
    • 不寫商業邏輯
    • 不加入有 side effect 的 code
  • 有 side effect 的 function or 元件
    • 因為與狀態相關所以就會放在 containers 資料夾
    • AJAX,相關程式在 react hooks 中就會放在 useEffect,class component 就會放在 componentDidMount
    • AJAX 跟 redux,side effect 交給 redux-thunk 或是 redux-saga 去管理

最近開始接觸單元測試後,也深刻感覺到 side effect 越少,測試也越好寫,所以我想如果刻意去寫出好測試的元件,最後也會讓專案的結構變得更好偵錯與維護。

前端專案依功能分類

對新加入專案的工程師來說,最多的時間就是花在找尋相關的程式,其實可以透過小訣竅可以去優化前端開發者體驗,那在資料夾的架構方面,其實很簡單的透過把相近功能的程式碼放在一起 (Co-located) 就可以大量省去尋寶的時間,也能夠更方便的管理。

├── Login/
│  ├── SocialButton/
│  │  ├── LineButton.js         # 社群登入的 Line 按鈕
│  │  └── FacebookButton.js     # 社群登入的 FB 按鈕
│  ├── Modal/
│  │  └── ModalLogin.js         # 登入的 Modal
│  └── index.js                 # 登入邏輯與主要 Layout

比較大的專案,就會把相關功能的元件都放在同個資料夾中降低相依性、增加內聚性,這樣在維護和修改時可以確定只要照顧好這個資料夾中的檔案即可。

使用 ReduxToolKits 後按照功能搭配分類,覺得較適合大型專案,依照功能就會分成

  • typeOne
  • typeTwo
  • typeThree

每個功能所需要的 action、components、containers、reducers 都會放在一起,所以在開發時,每個工程師都可以在獨立的資料夾中完成該次的任務。

src
└── features
    ├── typeOne
    │   ├── TypeOne.js
    │   ├── TypeOne.styles.scss
    │   └── typeOneSlice.js
    ├── typeTwo
    │   ├── TypeTwo.js
    │   ├── TypeTwo.styles.scss
    │   └── typeTwoSlice.js
    └── typeThree
        ├── TypeThree.js
        ├── TypeThree.styles.scss
        └── typeThreeSlice.js

元件如果複雜一些也是依照功能區分,覺得較適合大一點的專案。

.
└── admin
    └── UserCard
        ├── layouts
        │   ├── UserCard.mobile.tsx
        │   └── UserCard.desktop.tsx
        └── UserCard.tsx

簡化架構的函式庫與框架

對於專案或是後端收到的資料,若沒有太多需要客製化的部分,可用底下函式庫與框架簡化:

  • storybook: 用故事書元件的角度設計,元件通常就能夠獨立且好測試
  • 將 Redux 常用的寫法封裝來減少寫太多重複的程式碼,簡化架構
    • Redux Toolkit
      • RTK Query
      • createSlice
  • axios,Promise based HTTP client for the browser and node.js
    • 前後端共構
    • 使用客製化 instance 的方式可以將收跟送的邏輯統一實作,減少重複的程式碼
  • Next.js,是一套以 React.js 生態系打造出來的完整的框架,幫我們配置了
    • AMP
    • 路由
    • CSS-in-JS
    • 靜態頁面輸出
    • 伺服器渲染

後端專案架構

通常 Mongoose 會搭配一個後端的框架來做使用,像是 Express 或是 Koa 等等,那在網路上有看到常見的兩種架構。

後端專案依屬性分類

依照屬性性,controller、routes、models 集中放置在各自的分類資料夾,覺得較適合小型專案。

├── src/
│  ├── controller/              # 資料庫 CRUD
│  ├── routes/                  # API 設定
│  ├── models/                  # Schema 定義
│  └── index.js                 # 程式入口
├── .eslintrc                   # ESLint 設定檔
├── package-lock.json
├── package.json
└── README.md

後端專案依功能分類

依照資料功能去做區分,把同個資料表的 model、controller、route 集中存放,覺得較適合大型專案。

├── src/
│  ├── entities/                # 按照資料表去區分
│  │  └── user/                 # 使用者表
│  │     ├── model.js           # Schema 定義
│  │     ├── controller.js      # 資料庫 CRUD
│  │     └── route.js           # API 設定
│  └── index.js                 # 入口
├── .eslintrc                   # ESLint 設定檔
├── package-lock.json
├── package.json
└── README.md

上一篇
Git 時光機 X 專案協作與開發指南 (21)
下一篇
前後端分離或在一起 X CSR 與 SSR (23)
系列文
前端三分鐘 X 從把妹角度理解前後端如何和平相處30
圖片
  直播研討會
圖片
{{ item.channelVendor }} {{ item.webinarstarted }} |
{{ formatDate(item.duration) }}
直播中

尚未有邦友留言

立即登入留言